手術室凈化的日常管理流程與維護
我們所熟知的手術室凈化的室內壓力根據其不同區域潔凈度不同,所要求的參數也是不同的。而不同潔凈度別的手術室凈化其空氣潔凈度標準也不盡相同,手術室凈化急需要嚴格管理流程,來手術室潔凈度的等要求,患者在高潔凈度的環境下接受手術,術后的恢復。
手術室凈化的管理流程如下:
1.1嚴格著裝管理
進入手術室凈化人員按醫療規定穿高壓的手術衣,佩戴一次性口罩、帽子,離開時衣褲、鞋、帽、放在指定位置,接受的患者要穿用的號服裝,用交換車接送,戴帽。
1.2空氣凈化系統的開關及清潔
每日早晨由夜班護士提前1h開啟手術室凈化的空調系統,并將溫度按需調至22℃~25℃,濕度控制在40~60。每日手術結束后,有清潔工用標志明確、分區使用的衛生潔具將手術間打掃干凈,關閉電動門,經1h層流后關閉空調系統。急診手術間不關閉空調系統。連臺手術在前一臺手術完成后即進行室內濕式清潔,并關閉30min后進行下一臺手術。
1.3手術床的放置
手術床放于手術間凈化區域的。頭面部手術時將手術床向人腳部適當移動,下肢手術時將手術床略向頭部移動,以手術區域和器械臺處于凈化區內。
1.4保持手術間的正壓
手術中保持電動門處于關閉狀態,盡量減少開關次數,嚴禁開門手術。因為手術室凈化的環境是一個密閉的潔凈環境,門關閉時室內的氣壓大于室外的氣壓,從而手術室凈化內的潔凈空氣只能向室外流動,室外的空氣不會進入室內,開門后破壞了壓差系統,手術室凈化的凈化質量也將受到影響。
1.5污物處理流程
手術完畢后,污染敷料和器械由洗手護士從傳遞窗向外走廊傳送,關閉傳遞窗內門,取出物品后關閉傳遞窗外門。外走廊有清潔工及時處理,污染物扎緊袋子后運送指定處存放。
2.手術室凈化的維護
2.1專人維護,定期監測
整個空調系統應有專人負責,定期檢查、維修、保養,對過濾網及時清洗。每個月對手術室空氣、手術室人員的手及手術室物品表面采樣進行培養,檢查凈化效果,發現不合格及時找出原因,并采取措施。
2.2回風口及地面的清潔維護
每日早晨用濕布抹擦物體表面及回風口,每周徹底清洗回風口、天花板的回風紗窗。地面每日用的清潔劑拖擦,再用清水拖凈,如有血跡及其它污染物污染時,應及時用劑擦洗。搬運重物時應在地面上墊其它物品,以免在地面上劃痕。
2.3電動門的維護
凈化手術室的電動門開關方式包括電動、感應、手動三種。電動開關只需用手或肘部輕輕按壓即可,切忌重壓或長時間按壓。使用感應時只需膝部或腳接近感應窗口,門便自動開啟。如果出現故障時需關閉電源,利用手動,切忌強行拖拉。手術室凈化工作人員合理安排工作程序,避免增加不要的開門次數。
3、手術凈化物品管理
3.1物品撤除外包裝后,應分類、限固定放置。手術間常用物品按固定基數、固定位置、使用期限放入物品柜內,同時物品固定專人添加,定期清查,高資耗材由專人管理并將送入所需要的手術間,這樣減少護理人員出手術間的機會,以維持手術間密閉環境,空氣的穩定,手術間環境的恒定。
3.2儀器設備按手術間相對手術??品诸?,將設備相對固定,減少移動,避免空氣產生亂流。
4、手術室凈化運行間的管理
4.1運行手術間需要手術需求的環境,所以手術開始前30分鐘開起層流,溫度控制在22-25度,濕度控制在50-60,因為在此環境下微生物不易生長和繁殖。減少院內的機會。
4.2連臺手術1-2類手術需間隔20-30分鐘,3-4類手術需間隔30分鐘以上。
4.3每日晨在層流開起前、手術結束后應用濕布擦拭手術間物體表面,所使用的清潔用物不得混用,員使用的對接車不得內外互換。
4.4空氣監測,每周對空氣、物表,工作人員的手部監測,對手術使用過的手術間,按手術術后處理后,需要經過院感部門監測合格后,方可使用。每月對手術間硬件:回風口,過濾器進行生物學監測,手術間動態生物學監測,及其他層流系統定時檢查,定時換,從多方面重視,以手術間空氣的狀態,手術需求。
5、加強手術室凈化硬件設施配置
5.1中央層流控制系統,可實事求是地動態了解手術間的情況。
5.2手術間配置電腦,電話,醫護人員不需要頻繁出手術間,即可了解員信息,或者與其他科室的溝通,手術間空氣的大穩定性。